- 編號:30179
- 書名:面向美國政治學的志向性-早稻田政治學的形成過程
- 作者:[日]內田滿著
- 出版社:上海三聯(lián)
- 出版時間:2000年9月
- 入庫時間:2007-8-3
- 定價:18
圖書內容簡介
政治學是各種各樣的國家以及社會為了弄清直接面對著的于
自身所處時代的諸課題,并把提示出的解決方法和策略作為自己
的任務。換句話說,政治學的作用是以同社會對話為開始,并以同
社會對話為結束的。
從19世紀開始發(fā)展起來的現(xiàn)代政治學(morden political sci.
ence),確實是與這一時期的政治的、社會的變化相對應的。這樣
的變化之一,即是急速進展的都市變化,另外一種變化則是伴隨著
選舉權的擴張和人口增加而導致的民主政治呈大規(guī);淖兓。
這種變化使至今為止的民主政治的游戲規(guī)則(rules Of the game)的
有效性顯著降低,并對逐次出現(xiàn)的新問題作了提示。
實際上,對從19世紀末開始的美國政治學驚人的發(fā)展給與刺
激的,正是當時美國急速的、大規(guī)模的政治上和社會上的變化。而
日本也正是在這同一時期里開始踏上了朝向民主政治之路。日本
的國會開設是在1890年,并且在這之前,即1882年東京專門學校
(即后來的早稻田大學)已經開始起步;谶@樣的一種文脈,早
稻田政治學自創(chuàng)設之初就對美國政治學的動向寄予了特別的關
心,并由此可以看到為日本的民主政治的發(fā)展所提出的忠告。
換句話來說,早稻田政治學是在從19世紀向20世紀轉換的
這一時期里,通過一方面同當時急劇變化著的日本的政治、社會進
行對話,另一方面也在同美國政治學進行對話的這樣一種雙重作
業(yè)之中發(fā)展起來的。本書試圖使其明了的就是這樣的“對話”實際
和作為這一作業(yè)中心責任者的早稻田政治學者們的足跡。
承擔了本書翻譯之勞的唐亦農君留學于早稻田大學,以日本
和美國的政治學為中心從事現(xiàn)代政治學的研究,并且以此為基礎
致力于現(xiàn)代日本政治的理論和實際的究明。毫無疑問,由最適任
的翻譯者將此書介紹給中國的讀者,是著者最高的喜悅。本書如
果能對實踐中的結合了中國社會實際的民主政治構想以及政治學
的發(fā)展起到一點點可供參考的作用,亦是著者最感榮幸之事。
圖書目錄
中文版序言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l
序 早稻田政治學和美國政治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l
工 “早稻田叢書”與高田早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
l 形成期的我國政治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
2 “早稻田叢書”的開始和高田早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
3 現(xiàn)代美國政治學和“早稻田叢書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2
4 對新政治學的關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9
Ⅱ “文明協(xié)會叢書”與浮田和民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5
l 從“早稻田叢書”到“文明協(xié)會叢書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8
2 文明協(xié)會的開始和“文明協(xié)會叢書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9
3 “文明協(xié)會叢書”的時代先導性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4
4 “文明協(xié)會叢書”和現(xiàn)代政治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9
5 “早稻田叢書”的關聯(lián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6
Ⅲ 山田一郎與浮田和民的政黨論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1
l 反政黨主義的文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3
2 山田一郎的政黨論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6
3 浮田和民的政黨論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6
4 從形成期到發(fā)展期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7
Ⅳ 大山郁夫與C.E.默瑞阿姆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81
1 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的文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84
2 對美國政治學的志向性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85
3 與芝加哥大學的關系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0
4 前期默瑞阿姆的政治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5
5 大山政治學和默瑞阿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03
V 高橋清吾與C.A.彼阿德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09
1 高橋清吾和美國政治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2
2 20世紀初期的哥倫比亞學派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3
3 彼阿德和高橋清吾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9
4 美國政治學的導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24
Ⅵ 大山郁夫與高橋清吾的集團論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29
l 集團研究的展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32
2 大山郁夫對集團過程的著眼和接近…………………134
3 高橋清吾視壓力現(xiàn)象為政治過程的把握和分析……141
4 大山和高橋集團論的意義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48
Ⅶ 早稻田政治學的繼承與吉村正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51
1 第三代政治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54
2 實證的、科學的政治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57
3 改革的政治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65
4 日本政治學源流的究明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70
初次出現(xiàn)名詞一覽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75
人名索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76
后 記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83
譯者后序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85